每年毕业生离校时,都会有不少同学出卖旧物。我特别喜欢在校园里兜兜转转,看看货摊上售卖的图书。说一个感受:前几年逛学校的旧书摊,我常常有意外的收获,比如我有几次就以很低的价钱买到了商务印书馆“汉译名著丛书”中的几本,那时候,通过地摊书就可看出同学们的阅读是相当多元、相当有想法的。但就在这一两年,却常常是乘兴而去、败兴而归,那么多书,一眼望过去,不外乎是一堆堆的教材和各色时尚名人传记。我感觉同学们的读书素质比之以前是大大地退步了。
读书这件事其实挺怪:没有人肯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不读书,甚至还常以“某某不读书”来讪笑人,但在私下里肯以“头上三尺有神明照看”的自觉态度来读书的,却是少之又少、凤毛麟角。于是乎,在读书这件事上,人们似乎是相互骗来骗去,“读书”简直变成了一个噱头和摆设,这样下去,真不得了。
高校里的大学生似乎天天都在“读书”,早上一睁眼就去上课“读书”,但这是错觉。确切地说,上课是在“读教材”而非读书。两者有分别乎?有。从阅读行为角度讲,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“读整书”,就是通过读书而完成了一个整体的文化行为,这其中包括完整地把握整本书的知识框架、完整地体验从认知到理解再到反思的整个精神过程、完整地度过读书所占据的一段生活,这三个“完整”是“读整书”的要义。以此来看,“读教材”其实是七零八碎的阅读,因此需要教师与学生“共读”。不仅“读教材”不能算读书,推而广之,看报、浏览杂志、道听途说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,就更不用说刷微信了,那更是碎片中的碎片,算是阅读粉尘吧!
因为,真正意义上的“读书”其实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;本来亲近读书的人就不多,还说的这么严肃,这不更是拒人以颜色吗?其实并非如此,人们日益远离阅读,也许在根本上正是因为读书这件事的严肃性被忽视了,人们只是把读书当做娱乐来消遣;当读书成为消遣,它能与影视大片、微信八卦角力吗?!
把读书当做一件严肃的事去经营,根据我个人读书经验,有这样几点可以注意:
一是读书要有计划,要精挑细选,不可辜负时光。读书要有计划,不可信马由缰。很多人心羡那种随心所欲的阅读,认为只有这样的阅读才带劲,其实这样的阅读很容易“其兴也骤,其去也忽”,不长久的。读书要多多地参考各种书单,咨询读书先进,以一周或以一月为单位制定自己的阅读书目,并时时加以反省,这样才能循序渐进,丘壑渐成,尝到内在精神拔节成长的乐趣。
二是读书要多持肯定性态度,少些批判,多些欣赏。当年新儒学大师徐复观受教于熊十力先生,先生教之以读阳明夫子书,过了一段时间,再回头问“书读得怎么样了”?徐复观就大谈王阳明书中的种种不足,自以为能以机敏深刻被熊先生表扬,谁知道熊先生深不以为然,“读书是让你读其中的好处,学其中的好处,你这样读了一肚皮牢骚,于你何益?”这段往事,的确精警!另外,读书也要向上向善,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:有个很好学的学生,喜读福柯,尤嗜谈“权力规训”,结果看什么都是阴谋,这样读书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?读书应该是对真善美的膜拜,信然。
三是读书既要能独自读,又要学会一起读。今天这个时代资讯嚣然,读书环境已与古代完全不一样,所以读书方法也要因时前进。读书时既要能与古人一样坐得住冷板凳,独自品读,又要善于借助当下高度发达的社交网络一块读;既要能“独乐乐”又要能“众乐乐”。一块读的好处很多,能相互辨诘,能互通有无,很多书其实不必一字字读来,通过一块读就可知其精义。更重要的是,一块读能在我们周围形成一个精英荟萃的小氛围,日日呼吸其间,顺势而为,自然能够对自己人格与精神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熏陶作用。
最后,从自己的读书经验我还想谈一点:读书不可忘情于现实。读书真正读进去的境界,绝不是把自己读成了一个“活死人”,而是越读越厚、越读越勇,越对于当下现实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,这就是读书大家钱钟书先生所谓“书癖钻窗蜂未出,诗思绕树鹊难安”。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绝不是一句空话,读书有得曰思,思入至深,乃与现实聚首。
注: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中文系副教授。耿波副教授系雷速体育:“涵芬读书会”的发起人。“涵芬读书会”由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与商务印书馆联办,每月活动一次,现已举办十余次,读书二十余部。